王锁军:浅谈既有建筑鉴定与改造加固(七)
栏目:专家论坛 发布时间:2022-08-01

王锁军:浅谈既有建筑鉴定与改造加固(七)

“两相面”及其它


王锁军

奥福科技有限公司(原北京蓝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郭奇

中质华兴(北京)技术检测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负责人

                        

上期文章发布后,有两位读者的留言很有必要单独讨论下。


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我朋友是一个外地设计院的总工,在当地作结构设计小有名气,这个故事是他给我讲的。

朋友的朋友有一个框架结构局部做夹层的设计项目,原结构没有图纸,审图公司要求做检测,希望他给推荐一家。因为甲方要求检测必须从设计费里出,希望检测单位费用低些。他帮朋友介绍了一家,费用帮着压得低低的。

检测报告出来,图纸和报告送审图,审图单位打了回来,说是报告没有鉴定的内容,需要补充。检测公司说费用很低,本来合同就不包含鉴定的内容,设计自己完成就行了。

注:鉴定是根据检测的数据根据《鉴定标准》做判定是否符合某项要求,进而判断出既有建筑的等级(前文讲过)。

检测和鉴定是两个不同的任务,最好在做检测鉴定前,明确是做检测还是检测与鉴定,可以只做检测,但做鉴定必须先检测。

鉴定一般是对结构整体或单元的鉴定(分不同的层面,见前期)。对于结构局部改造,也可不做鉴定。设计单位按检测报告的数据,对局部构件验算并进行改造加固即可,这里面的验算本质即为鉴定。

鉴定基本理论、方法和新建建筑设计大致相同,只是按鉴定标准的公式(根据后期的使用年限,对计算公式的系数调整了安全度)验算,以便决定如何改造加固或维持现状,所以最有资格做鉴定的是设计院的结构工程师,只是因为一般设计院结构工程师做鉴定很少,不熟悉。所以很多检测鉴定公司做鉴定的技术人员大部分都是从设计院转行的。单纯做鉴定比设计一个新项目还是要简单的多,所以转行到鉴定公司对结构工程师来说未必不是一个选择。

有了这个“注”,上述故事里的问题就明朗了。

该项目是一个局部夹层,夹层的荷载很小,不影响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结构整体刚度和重力荷载改变不超过原结构的10%和5%),只需要验算支托柱的原结构梁的强度和变形,再按检测报告的强度和能测出的钢筋进行验算和加固即可,所以这个项目可以不做鉴定报告。

朋友给审图的解释。审图的说,这个必须符合当地建委的要求提供鉴定报告,但因为费用很低检测单位不愿意补充,朋友只好自己进行验算,计算书提交给检测单位完善,算是这一关通过了。

报告提上去问题又来了。审图的说,得把所用增加荷载的梁的钢筋必须全部检测出来。检测单位认为工作量大不说,有些根本检测不出来。但设计院和审图的都说,检测不就是干这个的吗?有困难自己克服啊。事情就僵到了这里。

我朋友给我诉苦说:“本来是帮人忙,没想到自己陷了进去”,还不知道咋出来呢?


                         二

我们不能说审图公司要求的没道理,程序上是对的,逻辑上也是对的,但客观实际上却错了。

人类社会很多问题总是很纠结,也可以说是社会管理的悖论。这个检测、鉴定和改造设计问题的本来客观实际是什么呢?

一个和该项目设计要求能力相符的、有着职业道德的结构工程师对一个资料不全的既有项目经过客观的、综合的判断,认为这样的设计是符合规范安全度要求的,所以完成了施工图设计,任务就算完成了。但是因为社会和人性中的“恶”,于是问题来了。

怎样证明你是个有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工程师呢?大学学历、有着十多年的工作经验,给你高工证证明这个。后来政府管理者发现不行,因为社会道德低下了,评职称作伪,业绩作伪,高工证不能证明你真的是个有能力且有职业道德的工程师,于是采用了注册师制度。注册证似乎能证明你是个有能力的设计师,但政府管理者发现还是不行,因为注册证不能证明你的道德。市场经济下,人没有底线了(是整个建设行业),所以注册师签字盖章的图的豆腐渣也不少,所以设置了审图程序来监督注册师的图纸。

后来政府管理者发现还是不行,注册师和审图的都是设计出身,谁也不比谁高多少,设计师花了几个月综合各种因素设计的图纸,审图师几天时间去审查,只能是看表面的问题(其实政府要求审的也是表面问题),并不能真正起到对图纸质量监督的作用(有一定作用,但不能根本解决)。

审图师相对设计院来说更公正,受市场和甲方约束少,不利的是反复折腾并不会有实质的改善,反而是建设程序延长,所以是否取消是政府和业内人士的纠结。

审图仍不能解决设计质量的时候,质量终身制出台了。其实大家想一想,什么时候又不是质量终身制,自古就是终身责任制的啊。你盖章了、签字了,还不行,再写个终身承诺书,岂不是说:我承诺我签的字、盖的章不是假的,是有法律效率的,很可笑不是!

所以,不仅仅建设行业,社会管理条例越来越繁琐和社会成本巨大,本身都是失德不诚信造成的。诚如朋友所言:我们很辛苦,但我们并不富裕,是因为我们付出了巨大的诚信成本。

各行各业都是如此,只是建设行业表现得更加突出。大家设想一下,一个受到甲方信任并委托的有着职业操守的、确实如他的证书那样水平的设计师,凭着自己的综合判断和技能设计项目,郑重的签上自己名字的图纸。如果是一个诚信的社会,我们所有人都应该认为这个图纸确实是安全、经济、合理,就可以施工了,我们将节约多大的社会成本啊(诚信社会不会怀疑设计师品质,但可能怀疑设计师判断能力或失误,所以我们还有校对审核制度),还是现在的收入可以多么的轻松,或如现在的这般辛苦,我们又可以为社会、为自己多积累多少财富呢。

有人说,人性如此,必然会进入这个怪圈,但是相对来说,社会总有诚信好与坏的社会,所以从程序合理和道德必须要同时进行。

回到既有建筑的改造设计,用程序正确并不能解决问题,尤其是既有建筑的改造设计。比如我可以怀疑你这根梁增加了荷载,影响了五跨以外的一根梁的受力,你不提供计算书,我怎样知道你的综合判断是正确的呢(追求程序和逻辑的正确)?所以审图要求设计单位提供什么什么资料,其实我们都知道很多东西没有用,但我不能证明它没有用。不相信你,所以你需要证明之,但你其实很难证明。多大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啊。

未来我们还将在这些问题上继续纠结下去,增加管理监督的环节可能会解决一些问题,但解决问题的收益远远小于其付出的社会成本。政府管理也应该从提高社会诚信上着手。提高诚信首先从政府开始。所谓:上不正,下效之。学好不好学,学不好好学。

                      


回到我们的主题“两相面”。我在本系列文章的第一期就提到既有建筑改造设计前必须首先”两相面”,即“相既有建筑的面”(实地观察建筑、了解建筑的建成年代和结构形式)和“相建设方的面”(和业主初步的交流,了解业主的目的、对既有建筑改造的认识)。“两相面”即是技术的前置环节,更是“合同(确定设计范围、工作量、难度,从而商定设计费用)”的前置环节。

既有建筑改造设计技术问题和合同签订混合在一起的,合同负责人必须是结构设计师(或设计师团队)或结构设计师(或设计师团队)参与合同鉴定。   

有能力进行或参与进行“两相面”的技术人员,不仅仅需要有结构鉴定、设计的专业技术,还要懂“检测”,所以本文从一开始提到的“两相面”话题,而后便花了从二~六篇文章重点简述了“检测、鉴定”的基本知识。

绕了一大圈后终于回到了既有建筑改造设计之前必须经历的一个前置环节“两相面”。这个没有什么技术、规范具体规定而言,是技术业务谈判人员对该事件的综合判断问题。

相对既有建筑改造设计,我们比较容易的判断新建项目的工作量,签订设计合同,比如北京CBD地区建造一栋5万平米的100米的高层写字楼,我们基本可以大致判断设计费用多少(虽然相对其它行业的产品比如制造一个大船的价格来说,事先很难判断设计费准确的应该多少)。对于既有建筑这样肯定是不行的。既有建筑的改造加固设计,只有完全掌握了甲方的信息、建筑的信息、改造的目的,改造的技术手段的可行性后才能大概判断设计工作量和费用,这比上述的新建项目增加了很多因素,正是我文(一)中所讲的无穷中生出的新的无穷。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新建项目,我们在签订合同时一般不会过分关注甲方代表个人意识的影响,但遇到一个逻辑混乱的甲方代表,会增加很多没有必要的工作量,也只能算运气不好。但对于即有建筑改造的项目,必须对甲方代表对既有建筑改造的认识能力进行相面。

我遇到一个项目,甲方是几个人募集了一点资金,租了一个北京二环以内几十年的老厂房做儿童游戏类的场馆。

甲方说老房子要加固、资金有限、要达到现在一级标准,设计完了还要检测审查是否达到一级标准(他的一级标准是自己设想的、道听途说的不得而知,也无法给他解释清既有建筑的改造设计程序)。

我们给业主相下面:业主资金不充足,对工程设计行业完全不了解,没有聘请业内技术人员作顾问;房屋的使用要求清楚(作场馆),但设计标准含混不清(其实没有清楚的国家标准,即使有很难达到)。  

给建筑相面:建筑老房子,老的结构形式(排架、预制混凝土屋架),如何把老房子做到符合国家程序和标准改造,技术难度很大,花费必然很大,但花多少钱很难判断。不做大量的工作之前,无法证明。

总体印象:不做大量的工作,无法有明确的判断。但如果花了大量的工作,证明需要大量的资金,甲方很可能会放弃。在没有证明之前,甲方不可能会和设计师签订合同,所以设计前期的证明工作基本就是无用功,这个项目存在很大的风险,不仅仅是技术风险,包括合同执行风险。


                      三

我建议对既有建筑改造工程,设计师要有技术咨询的概念,像律师那样,和甲方接触开始即为开始服务阶段并进行收费,比如上述可以为甲方做技术服务而不是设计本身。其实很多大甲方的技术班子即为固定的技术咨询,自然就可以有临时、具体事务的咨询了。

我现在遇到很多大的开发企业,他们做了大量的项目,也有自己的技术班子,这些技术人员的水平大部分比设计院的设计师还高。很容易理解,他们都是有着良好学历和职业背景的大设计院挖过来的,但他们除了负责正确的设计流程外,还有一个职能是无需负责任的设计优化,而且因为位置的不同,决定了他们的技术观点也是很难质疑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对这样的业主相面总体是要打高分的。

本来计划用一些例子来说明“两相面”,但从文(一)到文(七)一路写下来,大家已经知道我所谓的“两相面”内涵,无需再多言了。


                          四

 我的文章喜欢写某个方面的脉络系统,我称之为“工程师系统树”。如我的《十日谈-结构师如何画好施工图》、《浅谈建筑抗震概念系列》十五篇、《地基基础设计思考与实践》二十八篇、《浅谈结构稳定问题》十篇等。


 大部分结构工程师像图中的这个困惑的小伙子,面对如把一个大树锯成碎片再堆在一起的问题,或是一块树皮、一段树枝、或一片叶子,但我们却不知道这是树皮、树干、还是叶子,就像瞎子摸象,你摸到的大腿却不知道是大腿,摸到了耳朵却不知道是耳朵那样。很多专家研究的是某一段的专门问题,即使院士也未必有这棵系统树。

我们工程师不是专门人员,工程师要解决这棵大树上的所有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是专家制作并提供给工程师的,这就是工程师和专家的区别。

大学的课程系统是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树的影像,并不是真正的大树,而实际工作中的规范是把实际的大树锯成了一段一段,然后整齐的堆积再一起。很多工程师在思想中从未形成这颗大树。

我文章的目的就是帮助工程师们形成这个大树的树干系统,但不是大树本身,枝繁叶茂的大树本身还需要工程师自己在这个树干的基础上培育生长。

我希望大家在实际工作中,无论遇到大树的那一段,你都会说:“哦,我知道这段是大树的第三个枝干的中断部分或第五个枝干上的顶端的那片叶子”。这样,你就会知道这段在整个大树中的位置和作用。

发现这个系统树并不容易,需要有一双善于从表象发现本质的哲学的眼睛和充裕的时间,这就是古希腊哲学家所说的“爱智慧和闲暇”。

很多结构工程师虽然有这双眼睛,但整个从业过程都在忙忙碌碌中,无暇从支离破碎的、复杂的知识体系中抽离出这种“知识体系树的骨干”。

我并不是比大家多长了这双发现“骨干”的眼睛,而是我近几年的工作职位和为公司员工培训的经历,能有更多的时间对自己几十年的结构设计工作的“学习、思考、实践”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才有机会和大家分享。


本系列文(一)到本期文(七)其实就是一个序,虽然长了点。下期将进入纯技术范围,即既有建筑的鉴定和改造加固设计本身。检测不属于设计行业,但鉴定属于,故本系列仅对和鉴定、设计密不可分的检测做介绍(我也没能力说更多的检测技术)。鉴定部分仍将和中质华兴(北京)技术检测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负责人郭奇合作完成,后半部分的结构改造加固设计将独立完成。

再说一下,我的文章的讲述的内容并不是像很多专家那样,东西已经存在于大脑了,只是讲出来而已。我头脑中只是模糊的存在,讲的过程也是学习、完善的过程,所以很多读者的留言让我获益匪浅,非常感谢。


上文(一)~(七)是为序。

    

  

2022年3 月23日

原文来自:土木吧